-
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
长治王村机场
-
大同云冈机场
-
吕梁大武机场
-
忻州五台山机场
-
运城张孝机场
-
临汾乔李机场
-
朔州滋润机场
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2020年度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21-09-10 20:39:03 阅读数:3326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中文名称: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
2.法定代表人:苏嘉邦
3.股东名称:临汾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注册地址: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南侯村
5.经营范围:(同营业执照)
6.办公地址: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南侯村
7.邮编:041000
8.网址:无
9.电子信箱:lfmhjc@163.com
10.公司简介
临汾民航机场位于临汾市尧都区乔李镇北,距市区约16公里,2010年7月9日立项,2013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底行业验收,2016年1月正式通航,成为山西省第7家民用运输机场。临汾民航机场总投资12.85亿元,占地面积2086亩。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量187万人次、货运量6200吨进行规划建造,建设标准为国内4C级支线机场。跑道全长2600米,航站楼面积26000平方米,机坪面积60840平方米。设有9个机位,6部廊桥机位,可满足波音737、空中客车320等系列飞机的起降。
临汾机场通航以来,先后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长沙、重庆、海口、南昌、长春等22座城市航班,实现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和精品旅游城市,初步形成“东西贯通,迎南联北”的航线网络布局。开航至今,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2016年旅客吞吐量由15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76.8万人次,时年发展增速位列华北地区第一。2020年受疫情影响旅客吞吐量完成56.8万人次,在全国242座机场中,排名由2016年162位提升至2020年112位,五年进步50位。2021年临汾机场将继续创优环境、开拓市场,培育优质航班航线,提高旅客吞吐量,力争实现“双百”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突出贡献。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一)2020年财务主要数据
2020年主要财务数据表
单位: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金额
1 资产总额 147876.37
2 负债总额 23747.72
3 所有者权益总额 124128.65
4 存货 0.00
5 应收账款 1045.16
6 应付账款 1295.73
7 固定资产 11410.04
8 应交税费 -1700.86
9 营业收入 2985.62
10 销售费用 72.18
11 管理费用 1369.77
12 财务费用 863.48
13 利润总额 -59.79
14 净利润 -59.79
(二)审计报告摘要
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2020年度未单独审计,纳入临汾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审计,审计事务所为北京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
三、任职情况
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2020年度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情况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务 | 任职时间 |
苏嘉邦 | 男 | 1963.11 | 2016.08 | |
许向荣 | 男 | 1964.07 | 机场筹建处党组成员、副主任 | 2013.02 |
王红章 | 男 | 1962.06 | 机场筹建处总工程师 | 2013.02 |
苏斌 | 男 | 1973.04 | 机场公司副总经理 | 2020.01 |
杨宏生 | 男 | 1962.07 | 机场公司工会主席兼安全总监 | 2020.01 |
闫宁 | 女 | 1976.06 | 机场公司高级经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 | 2020.01 |
武湛 | 男 | 1982.02 | 机场公司高级经理兼安检护卫部部长 | 2020.01 |
四、工作报告摘要
(一)新发展新阶段扛起新担当,确保政治站位,工作站位“两提升”。2020年,临汾机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八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不断学思践悟、领会吸收,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纵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巡察整改、意识形态、法治建设等工作,锤炼了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二)新使命新起点开创新局面,确保推动发展,促进改革“两巩固”。
1.安全生产平稳有序。2020年原定实现100万人次发展目标,受疫情影响,生产发展受阻,根据民航疫情防控形势调减了大量航线航班,5月全国民航夏秋航班换季,积极协调开通、新增部分航线,6月航线运营逐步恢复正常,今年共与15家航司合作,开通25条航线,通达29座城市,平均客座率达到56%以上。2020年完成起降架次6306架次,旅客吞吐量57.0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34万公斤。其中旅客吞吐量今年在全省7座机场中排名第4位,成为省内“开航最晚、增速最快”支线机场。一年来,临汾机场安全运行平稳,全年未发生任何事故征候及重大安全质量问题,并顺利通过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组织检查的“机场使用许可符合性评价”。
2.航班保障统筹兼顾。2020年临汾机场保障完成起降7145架次,其中保障运输航班6329架次,保障飞行训练588架次,保障通航运输228架次。针对航班量相对较少、航班起降时段少等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航班间隙,引进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等公司飞行训练。同时,与山西通航集团、新疆通航合作开通“临汾=吕梁”短途运输通航航线,兼顾保障急救、降雨、航拍、测绘等通航任务以及公务机保障等,既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通航示范强省的战略部署,又实现了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的“两翼齐飞”。
3.航线补贴效益显著。实现三个突破,一是时刻得到优化。北京航班时刻从之前的7:40出港/23:50进港,调整为18:05进港/19:10出港,有效解决了北京航线“进京最晚,离京最早”问题。二是航班创新发展。今年冬春换季首次引进广州过夜航班,并且加密为每天一班,既实现航班时刻早出晚归,又实现了航司驻场运力零突破,为临汾机场未来设立运行基地奠定基础。三是航线实现降补。杭州、深圳、昆明等航班全年节省补贴资金约1780万元。
4.经营发展固本培元。围绕经营收入与运行费用“收支平衡”目标,积极采取“内外结合,互促互补”“节能降耗,设备改造”等方式,“对内”抢抓机遇,航班间隙引进飞行训练创业增收,与华翔、宏源及派德森地产签定商务出行服务协议,两项新增收入成为非航空性收入深挖内潜的亮点。“对外”利用政策,多方协调,积极申请中小机场民航发展基金,实现从最初的490万补贴提升到1326万。持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除必要特种保障车辆外,先后增加了ADS-B和空管自动化系统,机场网络等级保护等等,截止目前固定资产累计增加3242万元。同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按照《民航局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通知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机场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25辆车,通过采用车辆排气尾部加装DOC+DPF设备方案,对机场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了改造,改造完成后进行尾气检测,全部实现了100%尾气达标,明显改善机场场内空气质量和工作环境,推动临汾机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5.疫情防控措施得力。自疫情发生以来,临汾机场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格做好机场通风消毒,乘机旅客佩戴口罩和体温检测,保障人员个人防护等工作。科学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按照“认真、科学、冷静”的原则,因时因势对有关防控措施和运输政策进行调整、细化和完善,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一是靠前指挥,联勤联动。在机场党组的领导下,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健全疫情监测预警工作联动机制,确保涉疫旅客第一时间能够得到有效处置,及时做好上情下传,下情上报,确保信息畅通、高效运转。二是启动预案,储备物资。第一时间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预案,提前预判,提早购置防疫物资储备。同时,进一步细化防控工作,建立了疫情防控原始档案,持续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不间断对防控情况开展检查、抽查。三是快速反应,严格落实。通过积极协调,与省、市、民航业内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密切协调联络机制,从航班进出港、人员信息查验、体温测量登记、防疫信息宣传、党员先锋模范、突发情况处置等各个环节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防疫机制,为落实各级疫情防控指示精神工作提供了可遵循、可借鉴的工作模式。
6.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临汾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工作启动以来,在确保“运行安全、队伍稳定”的基础上,坚决贯彻各级指示要求,扎实推进一体化改革。
五、年度内重大事件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一)重大经营决策
1.临汾机场进一步完善功能配置,引进航食公司入驻机场开展飞机航食配餐业务,位置位于原职工餐厅区域,占用面积合计557平米。
2.实现省内机场一体化运营。市政府、航产集团、省交通厅三方共同签订了《机场委托管理协议》(框架)和《机场委托管理补充协议》。
(二)重要人事任免
2020年临汾机场无重大人事任免。
(三)重大未决诉讼
1. 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诉湖北大朴堂文化艺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告媒体经营权承包合同纠纷案,起诉争议标的额4870000元,二审判决湖北大朴堂文化艺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限期支付临汾机场97万元,案件受理费22880元,并限期腾出所占的空间场地设施。现未执行终结。
2.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诉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2020年5月该公司申请进入执行程序,尚欠工程款11290437.44元,自2016年8月1日起计息(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案件受理费104985元,财产保全费5000元,现未执行终结。
3.山西科瑞达广告技术有限公司诉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广告合同纠纷案,争议标的额为10257325.11元(违约损害赔偿4353173.48元+可得利益损失5904151.63元),2021年4月15日在尧都区法院开庭审理(一审程序),至今未下判决。
4.湖北美亚达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诉临汾民航机场装饰装修工程款纠纷案,诉讼请求数额包括三部分:玻璃幕墙工程5266.155601万元、航站楼室内外装饰装修1405.133188万元和自起诉之日起到清偿之日的利息(数额为178.2802万元)。目前等待下判决。
5.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诉临汾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争议标的额12347418.59元及利息(自2016年6月21日至付清之日),一审支持原告诉求,临汾机场上诉,2020年7月7日的二审判决改判核减了5766825.23元(按审计报告数额)并支持临汾机场请求后,中铁建工不服,又相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经再审审查程序,高院裁定由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审本案,拟于2021年9月28日在省高院开庭审理。目前未办结。
六、财务预算执行情况
(一)表6-1 2020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表
单位: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年度任务 完成情况 完成比率
1 营业收入 2985.62
2 实现利润 -59.79
(二)表6-2 2019年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表
单位: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年度任务 完成情况 完成比率
1 营业收入 未知 3279.58 %
2 实现利润 未知 -1444.15 %
七、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一)经济责任。包含经营情况与产业发展。经营责任。临汾民航机场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收入包括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为航空器提供地面服务保障。产业发展。不断开拓、优化航线,旅客吞吐量逐年增长,2020年在全国241个机场中,由162名前进到112名,实现了快速平稳的发展。
(二)安全责任。临汾机场对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地面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了责任的落实,保障了机场安全平稳运行。
企业安全生产措施: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统筹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两手抓,以“机场使用许可符合性评价”工作为主线,推进了安全管理体系深化落实,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了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了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运行平稳有序。
(三)环境责任。按照民航局《关于印发民航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民航发﹝2018﹞95号)和民航华北局《关于下发<华北地区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华北局发﹝2018﹞2414号)文件要求, 临汾机场于2018年12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临汾机场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联合工作组,对机场车辆尾气检测,对25辆不合格车辆完成尾气改造。
(四)企业责任。人员情况:临汾民航机场共有295人,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35人。
劳动保障情况:临汾机场按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签订劳动合同,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和女工保护制度。为员工提供企业规定的餐补、取暖补贴、高温补贴、春节补助,每年定期为职工进行专项体检,按月为女职工发放女工卫生费。
纳税情况:2020年全年实际上缴税费总额185.27万元。
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发挥机场党组以身作则,特别强调一岗双责和言行一致,既抓好党的建设工作,又抓好各项业务工作。首先,党组与各部门在年初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从领导责任、岗位职责、作风建设、工作落实、遵纪守纪、责任追究等方面,明确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履行的责任,并针对不同业务部门,下达不同责任指标,体现了差异化,更杜绝了形式化,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其次是坚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的决心,每逢节假日、重要节点,处党组坚持节前开会,节后总结,通过廉政微信、发送通知、出台文件等形式,为机场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敲响警钟,时刻提醒,坚决扼杀“节日病”,加强监督检查,树正风,讲正气,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切实有效的将纠正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对隐性问题要严格追究主体责任,抓住问题导向,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五)未来展望。根据临汾机场发展现状,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力争“十四五”实现“旅客量翻一番,人头补降一半”目标。规划各项管理目标:
1.旅客吞吐量目标:2025年实现200万人次。年均增长20%。
2.航线经营目标:2025年要实现主要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经济特区等枢纽机场全部通航。建成临汾机场航空口岸,开通国际航线,并引进更多航空公司飞机驻场或设立基地,实现有自营航线。
3.经营收入目标:2025年实现200万人次,总收入预计达9500万元,年均增长13%。
4.航线补贴目标:根据临汾机场航空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外部市场因素,在地方航线补贴资金不低于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持续培育市场,确保旅客吐吞量逐年上升,完成我市机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确定目标,“十四五”末在保持吞吐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航线补贴开始回落,保持只减不增,力争实现人头补贴125元。同时,不断优化航线结构,及时调整合作航司,优先选择大型国企航司合作,进一步增强航线稳定性,提升航班品质。对于市场逐渐成熟的航线,加强协调沟通,逐年、逐季降低航线补贴,同时对航班销售精准管控,每年组织全员营销活动,督促航司出台优惠政策,全面提高航班客座率和航班收益。
5.建设发展目标:完成机场跑道及助航灯光改扩建工程、机坪改扩建工程、航油供应站改扩建、航空口岸、总规的修编等项目工程,总投资约2亿元,力争临汾机场等级达到4E标准。
八、生产经营管理
1.2020年总运输架次6306次,旅客吞吐量570880人,货邮133.4吨。
2.2020年起降费等航空性五项收入1904.49万元,其他非航空行收入1056.19万元。
九、职工权益维护
(一)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与现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工会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用人单位所需的义务和责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薪酬情况。2020年,临汾机场员工年平均工资为58274元。
(三)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受疫情影响,机场公司创新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绩效管理、服务礼仪线上培训5次,线下由内训师承担起了各部门内部培训的任务,确保年度培训计划如期完成。共完成培训1571学时,完成率为121%;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放单工作。开展礼仪规范化培训,全面提升临汾机场整体服务水平,组织28人参加华北地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修订激励政策,鼓励“一人多岗”,对运输服务部旅服、货运实行兼岗激励政策。进行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制定了公司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方案,为符合条件人员进行了申报。截至2020年12月底,机场取得民航类资质人员共134人,专业岗位220人具备独立上岗能力,已基本涵盖运行保障部门各个岗位。